English

郑诵先与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

2000-02-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特约记者 魏洲平 我有话说

不久前,荣宝斋出版社辑印出版了由启功先生“敬跋”的《郑诵先书法集》,人们又见到了这位二十世纪书法大师的书艺风神。现笔者记下所知郑诵先先生与他同时代一些书法大师的二、三事,以表达对这位老前辈的敬仰与怀念。

郑诵先(1893—1976)讳世芬,字诵先,号研斋,别号勉堪,四川富顺人,我国著名书法大师。大师尤擅章草,其章草集汉隶二爨于一体,“随手落笔,圆满天成”,独具深厚、苍茫特色,是北派章草的典型,有“章草王”的美称。时与郭风惠、陈云诰、沈尹默、陈半丁、溥雪斋等先生齐名,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书法家之一。郑诵先先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骄傲,在二十世纪书法大师群落中,他是一位不可不提的巨星。

诵老家学渊源,自幼聪惠过人,很早就以诗文雄阔,学问渊深而誉驰乡校。上海震旦学院文科毕业后,更名重其时,社会名流及金融界争相延请。四、五十年代或更早,一些文坛老宿,如傅增湘、夏仁虎、吴北江、章士钊、关赓麟、许宝蘅、商衍赢、叶恭绰、郭风惠、郭啸麓、陈云诰、钟刚中、黄君坦、刘文嘉、汤用彬、张伯驹等数十位老先生结诗社(注),诗书唱和,过从甚密。当时,陈叔通老先生及俞平伯先生也常参加诗社活动,与老友们欢聚。启功先生在《跋》中谦称自己在“张伯驹先生词课座上,得瞻(诵老)道范”,当是此时事。

1956年,郑诵先与张伯驹、郭风惠、陈云诰、萧劳等老先生共同发起并创建了新中国的第一个书法研究社——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书社社长由陈云诰先生担任,秘书长由郑诵先先生担任。陈云诰,字紫纶,河北易县人,清末甲辰进士(与末代状元刘春霖同科),中国著名书法家,新中国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由于当时条件所限,书社就在北京后海张伯驹先生的家里办公。书社建立后,几乎囊括了所有在京的书法名流,老先生们搞书展,办讲座,学术研究,奖掖后学,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奠基性、开拓性的工作。他们的成就产生了极为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赢得了社会各界及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赞扬。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群众书法组织,她的成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北京的带动下,此后不久,上海也仿效其范,成立了类似的组织。郑诵老与当时其他书坛巨擘,为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发展,为现代书法艺术的开创及新中国的书法普及教育,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50年代,笔者黄髫小儿时,随老一辈学者、教育家郭珍航(字献霆)先生学习诗书。先生教我:当今好书法,要数郑诵先。你学的这些字帖就是郑先生编的。郭珍老是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的最早成员,精词章、书法。代表作有宋哲元政迹碑(原藏于河北莲池书院)及中小学生习字帖(红模子;荣宝斋印制)。60年代初,曾应同社好友邓拓先生之约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写过一些知识性文章,为此,文革中受到严重迫害。他的老友溥雪斋先生曾评价;“献霆楷书,不让麾霆(郭风惠)”。先生与郑诵先是好朋友,先生如此敬重郑诵先,足见郑诵老在书法界中的声望和影响。从此,我牢牢记住了这位大师的名字,并一生敬如己师。

郑诵先与书社另一重要创始人郭风惠(郭珍航之兄)的关系更为亲密,他们联手为中国文化和书法艺术作出了许多非凡贡献,时有书坛双雄的称誉。郭风惠,中国“北学”领袖人物,北京大学早年法学、英文双料博士,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早在1918年,严范孙老先生在亲点周恩来作文为南开学校第一之后,便把“北方健者”的称号亲赠给郭风惠。其书法,被末代状元刘春霖称为“中国第一书法”;其诗被老辈学者吴北江称为“前后五百年,恐无敢与之争席者”;其画,是近现代书法入画最为成功者之一。时有诗书画“三绝”之誉,其总体艺术成就,至今似无人可及。诵、风二老互相敬慕,互相学习,可谓学问挚友。

为弘扬老一辈书法家的功绩,1961年10月29日,人民日报在郭沫若题词的专版上,展示了十位老书法家的作品。郑诵先与郭风惠、陈云诰、陈半丁、溥雪斋、沈尹默、王传恭、陈文无等老先生并列其上。1963年暮春,一个以毛泽东主席诗词为专题、由当时在京全国顶尖书法家参加的重要笔会在北京北海公园仿膳举行。诵、风二老与书社的数十位老友应邀出席。笔会上诸大师各施所长,精心创作。陈云诰先生写了《如梦令·元旦》、溥雪斋先生写了《泌园春·雪》、秦仲文先生写了《清平乐·会昌》、王传恭先生写了《西江月·井岗山》……其中,尤以郭风老以其鸡毫绝技所书《菩萨蛮·黄鹤楼》,郑诵老写的《浪淘沙·北戴河》最为精彩。笔会选出了近二十位老先生的优秀书法作品,制成当时最精美的书签,在全国广泛发行。日前,笔者还在郑诵老的关门小徒,现琉璃厂宏宝堂画店经理程茂全先生处瞻仰了他收藏的这套书签。这些书法作品在制成书签时,落款全被去掉,另于书签背面铅印主席诗词原文,再印上某某书。据说是因为当时所有作品中,唯郭风老的落款只题了“风惠试鸡毫”五个字。留下了一个生动有趣的花絮。

1964年,诵、风二老与溥雪斋、康伯藩、刘博琴等先生联袂在中央电视台创办的电视书法讲座上授课,首开中国电视书法讲座的先河。这是中国电视事业和中国教育事业的大事,其历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遗憾的是,这一珍贵历史瞬间,没有留下任何影视资料。但庆幸的是,老先生们的讲稿有的还在,他们高妙的书法理论和超绝的书法艺术,教育了当年众多莘莘学子,并至今还在产生着广泛影响。作为伟大的教育家,这些老人更因材施教,一生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优秀的艺术人才。如,郭风老在1919年至1926年“北京艺专”执教期间,曾教过李苦禅、王雪涛。郑诵老则培养了麦华三等一些书画名家。至今活跃在书坛的许多名家,或出于他们的门下,或接受过他们的影响。风、诵两位老先生直至晚年,还为书法艺术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如,郭风老继徐世昌之后、于赵朴初先生之前,题了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匾(保留至今),及颐和园的“石舫餐厅”匾;郑诵老则题了香山公园的“松林餐厅”等一些名胜匾额。可惜的是,由于后人不知这些老人,这些名作多被毁失了。

郑诵先先生和创建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的诸老,是优秀中国文化和中国书法艺术造就出的杰出代表,是传统书法艺术的卓越继承者和现代书法艺术的优秀开创者,没有他们,就谈不到二十世纪的中国书法艺术。遗憾的是,这些世纪大师莫名其妙的被长久湮没。当今,包括一些“著名××家”对其中这些老前辈,竟闻所未闻。199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号称“二十世纪书法展览”上甚至见不到他们的一个字!反映了我们当前急功近利,数典忘祖,不注重历史学习,不尊重科学的不良学风和浮躁的社会风气。

好在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尽管这些大师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那场反文明的动乱中,人格被践蹋,作品被毁损殆尽,他们更未能享受到今天的光明,可他们的艺术光彩不灭,他们的历史贡献不朽,他们仍有大量作品散落在民间,他们会被历史和书法艺术永远记往。在改革开放的二十世纪80年代,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郭风惠书法选》、《郑诵先书法选》;1997年末,更由国家出巨资,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郭风惠大师的大型专集《郭风惠书画集》;现在,荣宝斋出版社又为郑诵先大师出版了《郑诵先书法集》。这是世纪末,祖国给二十世纪书法艺术最好的总结和给二十一世纪的最珍贵的礼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